English / 中文

媒体聚焦 首页 > 内网新闻 > 媒体聚焦

AI建模让中学生学懂抗癌靶向药 北京展示生物课数字化转型新方案(现代教育报)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5-06-28

  来源:2025-06-27 现代教育报

  教育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赋能生物学科教学与评价?近日,由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主办的“人工智能赋能中学生物学教学与评价”研讨会在北京市第四中学举行。来自北京市各区的教育管理者、生物学科骨干教师及高校专家齐聚一堂,通过前沿课例展示、跨学科实践研讨与AI技术应用分享,探索人工智能与中学生物学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

  本次研讨会呈现了来自全市各区的10节研究课和14节说课。教师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生物学科新授课、复习课、项目式学习以及跨学科实践中的探索与应用,还针对当前教学评价中易出现的“有评价之形,无评价之实”等痛点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与回应。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探究能力?怎样利用跨学科实践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落在实处?高中会场聚焦前沿生命科学与AI技术融合,呈现了精彩的跨学科课例。在现场课上,北京市第四中学教师张瑾带来的《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应用DeepSeek探究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系列模拟实验》课堂上,教师利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DeepSeek分析镰状细胞贫血的实例,探究了种群大小、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北京四中教师高露执教的《蛋白质工程原理及应用——AI赋能癌症靶向药物研究》一课凸显工程思维,通过AI建模工具让学生直观理解蛋白质分子的设计过程,并让学生了解了真实情境中抗癌靶向药物的研发原理。

  当天的初中会场着重展示了AI在基础生命科学教育中的渗透。在现场课中,北京市第四中学李静、李瑶两位老师带来《AI赋能运动系统的探索与防护》系列课,通过虚拟实验平台模拟实验解剖过程,帮助学生了解骨骼结构。课上,老师利用人工智能设计的小程序,现场精准识别学生的运动动作,让学生在跨学科实践中理解人体运动原理,指导学生学会保护骨骼健康,有效防止运行损伤。

  当天,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马景林从AI能否真正赋能生物学教学和研究,AI赋能教学评价的意义以及中学、大学和研究部门共同开展AI赋能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合作的意义和价值三个方面同与会者进行了分享。北京四中副校长魏华分享了学校在课程体系的重构、通识必修课以及道元培养计划的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改革探索与思考。研讨会还特设专家评述环节,邀请来自北京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和教研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点评,深度解析了AI赋能生物学教学在助力学生体会真实情境、丰富课堂表现形式以及实现从“分数测评”到“素养画像”的评价跃迁等多个方面的优势作用和实施经验。

  北京教育学院生物教研室主任徐扬介绍,本次研讨会聚合了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生物学通报》、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等多家支持单位,形成“高校理论引领+中学实践创新+研究机构成果转化”的协同机制,为AI教育应用的区域推广奠定基础。研讨会还同步开设线上观摩通道,吸引了全国各省市超过1.3万名生物教师、教育界人士在“云端”观摩学习优质课例,推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辐射全国。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将人工智能教育列为重点工程。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肖汶指出,当前,在生物学科教育的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前景尤为广阔。从虚拟实验到智能诊断,从个性化的学习到精准评价,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我们打开通往教学新境界的大门,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使命也是前所未有的。期待以研讨会为契机,与同行持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与实践新路径。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20493823525437986/?category_new=__search__&timestamp=1751004144&app=news_article&share_did=MS4wLjACAAAArF2iBUqShChta3ya6gF80LLtTDfqWocWzWYRA7BPmNVKrEwD7x0CKPi1Zxx3lC3F&upstream_biz=client_share&share_uid=MS4wLjABAAAALzxEb2dBVIZTCvTh4MhMh6NCx3DbAwLg-MZ-MUjFKtEJoA9Dj9TKwk_mGwKzOC27&share_token=5c4f19c3-de2e-4baa-a1ad-088808429518&wxshare_count=2&utm_source=&source=m_redirect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