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5-04-03
来源:2025-04-02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记者 陈有利)3月29日,受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教育学院承担的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项目开班典礼在北京教育学院黄寺校区举行。此项目紧扣基础教育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发展的场景式育人理念,以“体育八条”新理念、新赛道和新要求为指引,以身心健康为出发点,聚焦主题单元教学和体能实践活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深入挖掘体育的育人功能,解决体育课锻炼时效和学生身心健康问题,探索拓展体育教学应用新场景、新模式,为“强体魄、强心智、强担当”的未来人才培育提供场景赋能行动。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建新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把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体育教学和评价的新变革,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近年来,北京教育学院紧盯基础教育发展形势,不断探索干部教师培训新思路、新方法。此次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项目突出“真、实、新”三个字,场景真、任务实、重创新。并对此次培训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新的研修方式、新的组织形式、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践成果,创生出能够辐射带动区域体育教师发展的课程资源,做好成果的宣传推广应用。二是实现教学能力提升。认真落实研修方案,切实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撬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助力首都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三是善于运用科技赋能。把握住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机遇,让新技术、新模式在场景式教学中去验证、迭代,实现以智助教,以智助研。
项目总负责人、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潘建芬教授从背景与主题、内容与目标、组织与支持、进度与成果四个方面对项目方案进行了解读。排球专题班实践导师、特级正高级教师李京兰,通州区体测薄弱生体能训练营专题班学员王腾分别代表主题单元教学和体能实践活动作了发言。
微运动后,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副处长张志华做《北京“体育八条”新理念、新赛道和新要求解读》培训第一讲。他指出,“体育八条”在全国教育大会等政策背景下出台,具有量化、可操作等特点,涵盖新理念、新赛道、新要求。强调体育是五育之基,在教育的政治性、人民性、战略性中意义重大,要强化刚性要求与思政教育。新赛道包含三大球教学、班级赛和健康师建设。三大球纳入必修课,要开展分学段、大单元教学班级赛,要突出全员参与对抗性和趣味性。健康师借助体育AI为学校和家庭提供学生健康方案。新要求是对体育课阳光体育活动和学生体质提升提出具体任务,如保证课时、丰富教学内容与方式、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少于两小时、针对薄弱学校学生和项目精准施策等。“体育八条”强调体教融合,部分区和学校已开展实践。同时,文件鼓励社会体育场馆向学校开放,以获取更多体育资源。针对“体育八条”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如学生不适应运动强度变化、教师教学方法待改进等,他提出要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调整教学方法。此外,会对学生体质状况、体育课及班班赛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并鼓励参训学员积极参与场景式育人课程资源开发。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https://share.app3.jyb.cn/news_d/26f4b32868f7899d759177f703a34599?from=UC92azc3djZYbnBlb2NaNkRvdVR4VUs5Y29pUytrcVkwaTNFR05vNmJLdmNqMXUzT0xpMTFpRFliSXI4L09Z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