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媒体聚焦 首页 > 内网新闻 > 媒体聚焦

胸中存古道 心怀有家国——“子曰”传统文化讲坛打造思政新路径(现代教育报)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4-03-26

  来源:现代教育报 2024-03-21

  近日,由北京教育学院、门头沟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主办,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承办的北京教育学院第四届“子曰”传统文化教育主讲坛在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开幕。门头沟区中、小、幼研修员,基层学校教学干部及教师代表120余人现场参会。

  活动中,门头沟区政府副区长陈军胜在讲话中表示,当前,门头沟区教育系统正在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借助“子曰”传统文化教育讲坛平台,围绕“赓续优良传统、厚植家国情怀、贯穿高低学段、细研育人模式”,深入探讨、共同成长,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提质。“做好传统文化教育,一要有严谨、深入的学术研究,二要有独具特色的教学实践,三要高校研究人员和一线广大教师精诚合作,共同提高研究和教学水平。”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理事长徐勇表示,要以“子曰”教育讲坛为阵地,探索出可推广、可复制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成果落地,使一线老师成功的教学方式得以推广。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肖韵竹指出,希望借助讲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广泛研究和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良性运转,进而推动首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素养。

  在当天的展示活动中,来自北京八中京西校区教师杨霞以“《论语》中的为学之道”为主题,与学生一起探讨关于学习的态度,以及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原则。此外,清华附中朝阳学校教师赵聪聪也与学生进行了《红楼梦》人物解析,讲解如何描写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首师大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教师王春丽则通过带领学生阅读《乡土中国》,讨论当前社会的无私奉献与牺牲精神。记者注意到,在为期三天的展示中,来自朝阳区、海淀区、门头沟区的老师们,将一起通过课例展示的方式,交流分享,内容既包括古典文学《诗经》《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又有《乡土中国》《安塞腰鼓》等近现代名著解析。同时,每一节课都会有三位专家进行点评。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讲坛中,《家乡的风俗》《太平鼓迎新年》《北京的春节》等包含地方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课程也是展示课例中的亮点。

  “讲坛活动到第四届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希望以传统文化为纽带,调动各方资源,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方麟介绍,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千百年来不断延续的家国情怀,如何更好地传承,并且融入不同时代的元素,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在此次讲坛展示课程的选择上,也有了更加巧妙的设计和安排,从《论语》中的文化传承,到《望岳》中的家国天下,再到《红岩》中的革命精神,都是需要教师和学生需要在学习中融会贯通的。方麟表示,新时代对于“家国”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希望打通一条穿越古今的通道,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深刻体会到国家复兴和民族强盛,延续千百年来的家国文化,并用自身的行为赋予它们新的含义。

  “讲坛的举办,对于提升区域传统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院长林秀艳在采访中表示,一是能够促进全区教师、研修员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研究,二是激发教师加强实践探索,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三是通过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质量,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厚植家国情怀,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据了解,第四届“子曰”讲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主题,注重学科渗透与融合、经典的传承与创新,课程跨越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汇聚北京多个市区优秀教师与专家进行点评。讲坛采取“主讲坛+子讲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全市教师搭建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

  (文/本报记者 苏珊;来源:现代教育报)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urlext=%7B%22cuid%22%3A%22Yav2u08pHf_Rav8s0ivUiliOHa_h8H8F0a-SigikSuKr0qqSB%22%7D&rs=3617290180&ruk=sF2S_ObT5kcLtASJBpCV6A&sShare=1&isBdboxFrom=1&pageType=1&sid_for_share=&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477201936823876972%22,%22sourceFrom%22%3A%22search%22%7D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