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媒体聚焦 首页 > 内网新闻 > 媒体聚焦

北京体育过程性考核即将首考,相关考生请注意(现代教育报)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2-10-25

  2022年10月24日 现代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八年级同学成为首批考生

  按照此前发布的《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和《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过程性考核管理办法》,今年9月1日升入八年级的同学们,即将迎来改革后的首次体育与健康过程性考核,其考核成绩将计入中考。

  据了解,北京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从2021年公布之日施行,分年级过渡、逐步推开,直到全面推行,具体分四个节点部署。2021年9月1日新升入八、九年级的同学,仍沿用原体育中考政策。2021年9月1日新升入五、六、七年级的同学,按照改革方案只参加八年级过程性考核。也就是在八年级第一学期进行体质健康考核,八年级第二学期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就是那个开卷考试),一共20分;九年级现场考试30分,总分数为50分。2021年9月1日新升入三、四年级的同学,按照改革方案参加六年级、八年级过程性考核。也就是在六年级和八年级第一学期进行体质健康考核(就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八年级第二学期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就是那个开卷考试),一共30分;九年级现场考试30分,总分数为60分。2021年9月1日新升入一、二年级的同学,按照改革方案参加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过程性考核。也就是在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第一学期进行体质健康考核(就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八年级第二学期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就是那个开卷考试),一共40分;九年级现场考试30分,总分数为70分。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为什么会选择四、六、八年级进行统一测试并将成绩计入中考?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在整个方案设置当中,始终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周期和状态,在哪个年龄是最适合的。通过专家的反复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和论证,以及在学校的调研、试点,最终将考核的时间点放在四、六、八年级。“在一、二、三年级,孩子比较小,刚开始接触系统的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到四、六、八年级,孩子的体质、体能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相对稳定,考核效果也会更好。同时按照我们部署的时间点,在四、六、八年级考核也给家长孩子们有更多充裕的时间去积累,去关注目标达成,找到努力方向。”
 

测试内容为日常项目

      按照安排,今年八年级学生,将在10月底左右进行体质健康考核,分值为10分;八年级第二学期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分值为10分;九年级再参加现场考试,分值为30分,总分数为50分。
       那即将举行的体质健康考核都有哪些内容呢?据介绍,这部分考核内容实际上就是目前运行多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该标准由教育部确定、全国大中小学统一适用。按照标准,即将参加考核的八年级学生的测试项目包括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都是家长和同学们应该很熟悉、在学校日常体育锻炼中经常练习的项目。另外八年级的测试中,还有两个加分指标,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可加分1~10分;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可加分1~10分
       八年级下学期即将参加的则是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这部分是开卷的,学生通过机考的方式来完成。其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必要的健康安全和体育运动常识,喜欢锻炼并能坚持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科学锻炼、健康生活。比如如何控制运动强度,避免运动伤害,准备活动和拉伸运动的必要性。再比如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结构、作息生活习惯等,这部分占10分。

  九年级参加的现场考试内容则有较大调整,打破了以往过于集中限定考试项目的弊端,比如说除了中长跑以外,力量、技术选项较为单一,可选择性不强。在新的方案中,北京市进一步扩大了项目数,不仅能让更多的体育资源和体育活动服务于学生的爱好,更让更多的孩子能有机会用自己最喜爱、最擅长的项目来参与考试,拿高分、拿满分,也体现了此次改革快乐体育的导向。具体来说,采取分类限选的方式,把内容划分了四类,设置22项考试内容(比以往增加了14项),每名同学可挑选4项。

  据了解,22个运动项目的选择也是前期经过专家和家长代表、体育老师代表、其他学科老师代表、校长们认真论证研讨和反复筛选提出来的。一是考虑到项目要结合北京的人文、社会,包括各方面资源状况的特点。二是从专业的角度考虑到这些项目纳入到22项4类选择中要有各自的优势,比如合作类的、对抗类的,比如它的运动效能比较高,能够综合提高耐力,包括肺活量、其他运动指标等。此外,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项目的选择将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
 

家长不必有“体考焦虑”

  尽管体质健康考核的内容都是家长和同学们很熟悉、在学校日常体育锻炼中经常练习的项目,但由于考核分数要计入中考,让不少家长都有些紧张,生怕因为体育丢分影响了孩子的中考成绩。最近一个多月,家长李女士就几乎没闲着,每天都陪八年级的女儿练习仰卧起坐、跑步等项目。李女士还告诉记者,女儿班里还有不少同学到外面报了体育辅导班,希望孩子能在测试中拿高分甚至是满分。

  对于体育考核增分、增项是否会增加孩子压力、增加家长焦虑的疑问,市教委相关负责人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回应: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马上动起来、体质好起来”,不是为难孩子、考倒孩子,更不是通过体育考试选拔学生。从近三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看,只要科学锻炼、坚持锻炼,都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李奕还特别强调:我们希望“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改革”不是打造增加区分度的一个学科,而是实现每一个孩子共同成长、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家长只要带领孩子每天快乐健康地生活、积极地锻炼、科学地锻炼,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采访中,很多一线体育教师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靠突击学习、训练,或者说报一两个专项的班,其实对于增加分数,得到这70分当中的每一分,是没有直接帮助的,真正最直接的帮助是提高孩子的体能和健康状态,让孩子自然而然能够拿到更多的分数。

  “体育有了坚持的过程,才有健康的结果。过程性考核就是突出过程性、强调体育锻炼循序渐进,倡导学生坚持锻炼、养成习惯、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有的家长认为体育分值增加,会增加得分区分度。而我们要提醒大家,新的评价方案是合格性标准,真正的区分度在于锻炼与否、坚持与否。因此有几点小建议。一是家长要更关注孩子每一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结果,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二是倡导学生更主动地加强体育锻炼。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向的是耐力、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体育锻炼不必局限于测试项目,“不拘一格”地“动起来”最重要。三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锻炼方式,科学制定锻炼计划和进阶计划,让快乐体育与成长一路相伴,才是最重要的。
 

专家给出练习小技巧

  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改革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过程,需要做好政策落实、行之有效的各项保障工作。

  为了帮助体育教师科学、有效、安全地开展和指导学生体测项目学练,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集结13位北京市中小学体育特级(正高级)教师和体育博士教师,给各个测试项目划重点、讲要点,讲授测试项目价值,指点项目练习方法,盘点测试注意事项,助力体测项目在中小学校和家校协同合力下有目标、有方法、有策略地开展学练,让学生体质在动起来、练起来的过程中好起来、强起来。

  以下视频来源于  北京教育学院,时长11:44

  以下视频来源于  北京教育学院,时长15:02

  以下视频来源于  北京教育学院,时长13:26

  13位北京市中小学体育特级(正高级)教师和体育博士教师给出了一些体测项目练习的实用方法和技巧。北京市八一学校特级教师黄虹做初中50米体测项目指导时就提到:50米属于短距离跑项目,有一些提高跑速的锻炼方法,比如,可以在开跑准备阶段,通过不定期接触人的什么不同部位,进行快速反应练习;也可以用皮条带进行抗阻练习,提高向前跑能级和后蹬的能力;另外还可以用一些“小天梯”做一些快速灵敏练习,发展脚底能力。北京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孙卫华在谈到1000/800米跑时,就提到可以通过走跑结合、计时跑、定距跑等方法,加强学生的耐力训练,同时一定要注意调整学生的呼吸节奏。

  以下视频来源于  北京教育学院,时长13:11

  以下视频来源于  北京教育学院,时长15:20

  以下视频来源于  北京教育学院,时长14:43

  记者还了解到,北京目前已启动学生日运动量监测,将以东城、西城、朝阳、海淀、门头沟、大兴、怀柔7个区为试点,组建专家团队,采取智能化的方式对学生每天的运动量进行数据分析,探索科学制定运动量、运动强度等评价指标,研究引导科学锻炼、高效锻炼、有效锻炼,避免运动伤害,避免无效运动,让科学合理的锻炼得以实现和推广。据悉,试点成熟后,北京市将进一步探索单一体质健康考核和日运动量监测相结合。如果孩子每日运动量、心率等达到一定指标就可以积分,将积分纳入过程性评价,也就是说只要孩子每天都运动了就能得分。

  另外,北京市还研究制定现场考试标准和规则、过程性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体育与健康知识资源库,建设过程性考核管理平台,细化研究伤病、转学、免考等特殊情况的具体处理办法,在考试规则、赋分标准方面予以周全考虑。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GOs_KaQSFJPM87_UA2mtdQ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