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师德榜样 首页 > 师资队伍 > 师德榜样

杨雪梅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 时间:2018-12-26

  杨雪梅,女,1964年1月生人,籍贯吉林省农安县,中共党员,汉族,研究生学历,职称为教授,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校长学院)教师。

  主要荣誉: 2011年,荣获北京市工会系统教育先锋先进个人,北京市“十一五”继续教育先进个人;

  2012年荣获北京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奖章;

  2014年7月荣获北京教育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优秀培训标兵。

  习近平总书记用“四有”的标准定义了“好老师”,其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都是对师德的明确要求。杨雪梅教授始终认为,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师德的核心和灵魂是师爱。师爱表现为:以忠诚之心热爱教育事业、以仁智之心热爱学生、以宽厚之心热爱同伴。杨教授诠释了作为校长教师的老师应有的师德:热爱校长教师研修事业,因为它是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和助推器,它影响着千千万万个家庭幸福,关乎着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热爱中小学教师和校长,既把他们作为服务的对象,又把他们作为自己专业发展伙伴,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战友。在研修过程中,与他们互相支撑、互相启迪、互相影响,共同探讨学校问题的解决,追求学生的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她热爱工作单位、热爱同事,与同事一起在事业上互相支撑,把同事作为事业共同进步的伙伴。

  一、爱之,就甘于为之付出

  近5年以来,杨雪梅教授承担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课程的学历教育教学任务,担任10余个校长研修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实施并授课,累计达2000多学时,每年都超额完成学院规定的工作量。杨教授以行动研究为价值取向,形成了基于实践的学校文化建设、学校课程建设、学校整体改进的研究成果。她经常深入中小学一线,为学校办学品质提供智力支持和帮助。

  (一)积极探索校长研修新领域、新方式、新课程

  在工作中,她勇于承担有难度的工作,不断地探索新的学校干部研修领域,开发新的研修项目,主动承担难度比较高的项目。比如,2015年,杨教授申报了小学科研主管研修项目,这是学院首次承担此类型的研修,拓展了北京教育学院培训范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科研思路开展工作应该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种常态。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小学科研方面的主管领导科研指导和管理能力普遍不足。杨教授和她的团队实施的这个项目提升了小学科研主管的能力,受到了他们的好评。该项目也获得了北京教育学院优秀研修项目一等奖。2018年杨教授又主动请缨,承担了两个有难度的项目,一个是高中教学校长课程规划能力提升项目,另一个是京台校长联合培训项目。其中,高中教学校长的研修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难度更大。她克服困难,毅然将这个任务承担下来。她与同事们一起查阅文献、调研校长的需要,分析高考改革对教学校长素质的要求和亟待解决问题,确定了符合他们需求的主题-高中教学校长课程规划能力提升,最终获得了他们的高度认同。京台校长联合培训是北京教育学院首次与台湾地区开展的中小学校长联合研修,学术含量比较高,需要与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而且需要有较强的政策意识,为此杨老师投入了非常大的时间和精力。这两个项目虽然难度大,但是对学校发展有利,对孩子们有好处,对校长研修事业有帮助,杨教授就不辞辛苦,认认真真地去做。

  杨教授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在北京教育学院协同创新学校计划的大兴区旧宫中学“校长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项目中,她采取“纵横联动,助力学校发展”路径,推进协同创新项目的实施。她和团队成员努力从市、区、学校三方协同,共同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采取跨项目的横向资源合作的推进方式,使得项目圆满实现了师资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效果。同时,杨教授将协同创新项目与专题研修进行有机整合,开发了“校长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工作坊”,并将研修课程与实施方式统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她开发的“学校文化建设”系列课程是北京市干训优质课程,“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受到校长们的普遍好评。

  (二)助力京郊农村学校教育

  为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近10多年工作中,杨雪梅教授主动承担多项农村教师校长研修项目,深度走进了远郊农村几十所学校,怀柔的喇叭沟门中小学、房山的张坊中学、大安山中心小学、门头沟的斋堂中学、大兴的礼贤小学都多次留下杨教授工作的足迹。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修改论文、案例和研究报告和个别指导。杨老师常说,助力农村学校教育、为农村校长教师服务,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学院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对师爱的一种表达。

  2017年6月杨教授积极参加学院承担的房山区北沟教育联盟-乡村学校质量提升工作,主动负责房山区大安山中心小学的整体改进项目。大安山中心小学位于房山区西北部,距离北京市区90公里。地处海拔820米的深山区,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利,大雪封山的时候,进出极其不方便,学校的教师学生全部住宿。学校环境相对闭塞,教师多为教非所学,更没有音乐、体育、美术等小学科专任教师,这三科的教学全部是由其他学科教师承担。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杨教授对这所学校进行了8次的基础调研,组织专家资源进行中层干部培训,教师通识培训及办学理念体系梳理;同时运用已有资源,帮助学校与城区音乐、美术、体育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结对子,开展校际互访活动,聘请这三个学科骨干教师进入学校上课、听评课指导。由于路途远并且都是走盘山路,每次都要花上10多个小时时间,所以每次去都要起早贪晚,有时还要自己乘车返回。做农村项目很累,很辛苦,但是看到孩子们因为上了新型的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而兴奋的时候,看到老师们认真学习的情境,杨老师认为一切辛苦都值了。

  二、爱之,就要严格要求

  杨雪梅教授一直坚持:作为教师既要尊重学生,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而不是迁就。在担任北京市名校长工程指导教师期间,她和她的团队严格按照科研流程对工作室的校长进行研究选题、课题开题、研究实施和结题。在一次开题的过程中,一位校长非常不情愿进行文献研究,认为一线实践工作者把事情做好即可。杨教授多次与其探讨文献综述对课题研究、校长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改变的意义。这位校长带着畏难情绪做了一个文献综述交来,字数少不说,而且与题目相关性不强。杨教授坚持让她重新查找与课题相关文献,再次做文献综述,并利用学院局域网一步一步、手把手地指导她如何在知网、百度文库上查资料;杨教授专门为她讲解如何进行文献综述,也把自己积累的文献提供给她作为文献综述的范本。经过多次反复修改,这位校长最终完成了质量很好的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并完成了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在结业典礼的发言中,她称杨教授是“一个温柔又严格得不近人情的指导老师”。每当她受邀外出讲课受到好评的时候,每当她以课题研究的思路去开展日常工作取得成效的时候,她都会告诉杨老师,并感谢她当年的严厉。

  杨雪梅教授曾担任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一期)北京教育学院基地的理论导师,在为期三年的研修过程中,她不仅严格地要求自己负责的校长,同时对积极帮助其他7位校长的学校进行调研指导和课题指导。校长们都认为杨教授是严格而敬业的老师。

  三、爱之,就助其成长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杨教授最突出的表现是真诚地关心、帮助同事,尤其是对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具体表现为:一是在日常工作交往中,帮助他们理解学院工作性质和价值。杨教授尽自己所能给他们介绍学院工作的流程,使其尽快地熟悉培训工作,也会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想法讲给他们。二是在专业发展方面,帮助她们进行专业定位,根据她们学科背景,与她们一起分析如何与院里的专业对接整合,在整合过程中进行自己的专业定位。三是在自己承担的项目里,指导并助力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她邀请年轻博士们一起备课、上课,一起讨论内容、逻辑思路、呈现方式,一起讨论如何将学术的语言转换为校长们能理解的语言;带领年轻教师一起开发校长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工作坊课程,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四是将成熟的项目及课程思路提供给青年教师。杨老师认为,青年教师们知识新、技术新,外语能力强,思想活跃,相信她们肯定会做得更好。

  四、爱之,就认真做好每件“琐事”

  在完成好自己的教学研修工作之外,杨雪梅教授还兼任了学院学院工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双代会”代表、教师评审委员、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教学督导等,她撰写提案、修改方案、参加征求意见会……她认为学院是个人成长的栖息地,这些都是学院的工作,每一件事、每一件工作都要心怀敬畏、认真对待。

  杨教授也常做一些补台工作。比如,二级学院人员少,任务重,经常有些事情顾不过来,只要杨教授能做的,她都尽力协助。协同创新项目没有项目班主任,杨教授就在承担项目的学术工作之外,同时承担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比如给学院上报和导入课程表、给外请教师做课酬、订餐订车等。虽然这些工作她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哪怕花费比年轻人多几倍时间,即使加班加点她也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有时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一点纰漏,她发现了就主动去补台,不分份内与份外。

  有人问杨教授,都50多岁了,为什么起早贪晚地这么拼呢,杨教授回答说:“因为我热爱校长培训事业、热爱校长和同事们、热爱我的单位!”

  杨教授认为,自己的工作不仅是付出,是奉献,而且有很多收获。那些坚守在山区遵循规律办教育的校长,那些扎根农村默默奉献如同孩子父母的老师,给了她极大促动和震撼,与他们相比,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微不足道。每次与他们一起工作,都是灵魂的净化和思想境界的提升。杨雪梅教授始终认为,校长和教师的实践智慧是自己专业成长的源泉,也是自己进行科研的基础和动力。《学记》说“教学相长,教然后知困,学然后之不足”。她说:“师德因学而日进,伴随着校长,我在不断成长!”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