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5-06-26
2024年年底,北京教育学院正式获批设立园区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此次获批设立园区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彰显了学院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综合实力,也为进一步凸显学院“研训一体”办学特色、推动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教育科研成果产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6月25日上午,为进一步推进学院博士后培养工作,学院在黄寺校区组织召开学院博士后培养方案研讨会。党委副书记、院长桑锦龙,副院长肖汶出席会议,特邀博士后联合培养高校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余凯教授和宋萑教授参与研讨。教育管理学、教师教育学方向院内导师团队,人事处、科研处、教育干部学院(教育管理学院)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科研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处长李雯教授主持。
会议上,桑锦龙为两位院外合作导师颁发聘书。
李雯介绍了学院申报园区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现实背景和申报过程,梳理了申报获批之后学院开展的系列工作,并分析了学院博士后培养的基础条件和培养特色。
学院计划招收教育管理学、教师教育学两个学科领域的博士后,并为此组建了强大的导师团队。其中,教育管理学方向的学院首席导师为桑锦龙研究员,学院导师为李雯教授、陈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导师为教育学部余凯教授。教育管理学研究方向为新时代中小学管理变革研究,主要研究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中小学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改革政策、实践推进状况和书记校长领导力提升等。
教师教育学方向的学院首席导师为汤丰林教授,学院导师为余新教授、刘加霞教授与张金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导师为教育学部宋萑教授。教师教育学研究方向为新时代职后教师教育变革研究,主要研究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职后教师教育的理论建构、课程(项目)建设、模式创新和质量评估等。
李雯、张金秀分别代表导师团队介绍了教育管理学、教师教育学方向博士后培养方案,聚焦功能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实施、考核与出站等进行陈述。
余凯、宋萑教授充分肯定了两个方向的博士后培养方案,并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培养制度、联合培养经验,与院内导师团队对学院博士后培养方案展开研讨,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
肖汶在会上讲话时强调,博士后培养工作需紧密对接首都教育基层需求,聚焦基层真问题,研究问题解决之道,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教育强国首善之区建设提供精准智力支持。
桑锦龙做总结讲话,对博士后培养工作提出四点期望,一是有组织培养,构建“群策群力”协同培养机制。二是突出学院特色,打造“研训一体、理实结合、顶天立地、内涵发展”培养范式。三是服务学院需求,加大优秀人才的聚集和培养力度,持续加强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四是突出园区类博士后工作站定位,服务教育强国首善之区建设。
下一步,学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断完善相关培养制度,提高博士后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